筋膜的解剖、生理功能和训练方法的概述


C是拉伸状态,肌纤维收缩,肌肉被拉长;肌肉中间与拉伸方向平行的筋膜以及肌肉周边的筋膜处于负载状态。
D是活跃负载拉伸状态,肌肉纤维收缩,肌肉处于正常伸缩范围的最大值;大部分筋膜处于负载状态。

其中D状态对筋膜的刺激最深,而D状态可以通过主动发力对抗小负荷或中等负荷来达到。
一些训练准则如下:
  1. 预备性的反向运动:一方面,肌肉和筋膜拉长后肌梭、肌腱会感知其长度变化而产生冲动,通过牵张反射机制提高纤维收缩力量来对抗拉力;另一方面,筋膜是一种弹性组织,在受到牵拉时具有弹性回缩的作用。运动实践中,力量举深蹲蹲到底、举重时的下沉、投掷时的超越器械都是利用了这一特性。如何获得更大的肌肉初始长度是专项训练中的重要内容 (快速提高运动成绩的技巧)。
  2. 尽可能流畅轻柔地完成动作:以上楼梯为例,有人上楼声音极小有人则啪啪声震天,我们的目标是前者。其他的动作也一样,要充分利用筋膜的弹性。
  3. 动态拉伸:这里按照速度分两种,快速动态拉伸和慢速动态拉伸。无论是哪种拉伸,都是主动发力拉伸,而不是借助外力,例如,压腿就是借用身体重量的被动拉伸。快速动态拉伸带有一定爆发性,如正踢腿、快速扩胸、快速扭转躯干等。慢速动态拉伸主要针对较长的筋膜链,往往是整个身体的拉伸,而不是针对局部肌肉和筋膜。例如,猫猫狗狗的伸懒腰就是慢速动态拉伸。
  4. 本体感受恢复:这个常常用在各种受伤之后的恢复训练中,例如崴脚导致的脚踝受伤后,很容易造成习惯性崴脚,就是本体感受出了问题——动作的完成是建立在反馈-控制机制上的,反馈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动作就无法正确完成。要想恢复运动能力,需要在急性期过去之后进行恢复性训练,训练的内容一方面是加强控制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另一方面就是恢复本体感受系统,例如闭眼用伤脚做单腿站立(试试看,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噢,闭眼之后掌握平衡主要就依靠筋膜和肌肉中的感受器提供反馈)
  5. 筋膜的脱水和吸水:筋膜组织主要由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结合水分子构成,在筋膜受压(负载状态)时,水从压力较大的组织中被挤出而逐渐失去弹性,放松之后缺水的筋膜组织又会从周边组织中吸水,就像海绵一样。由于受伤或者缺乏运动(久坐腰酸背痛、扭了腰),某些部位的筋膜就会因为缺水而没有弹性,肌肉间的摩擦力也较大,大大削弱了运动能力。训练的目标就是通过相应部位的负载和放松让这些筋膜再次吸水。在这里,合理的运动周期很重要,缺水导致的失去弹性会让你变得很容易受伤。例如,刚开始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可以每跑10分钟左右就停下来走2分钟,让筋膜组织补充水分。随着训练的继续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你能耐受的一次性运动时间会逐渐增加,恢复也会加快。至于何时该休息何时该继续训练,一个可以参考的评判方法是,如果你的动作开始变得僵硬不再轻快的时候就停下,直到你再次充满活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间歇训练、循环训练都是很值得推荐的训练方法。另外,合理的按摩也能让筋膜脱水和吸水,对筋膜失去弹性造成的伤病有不错的恢复效果,这里也可以使用泡沫轴和自体重进行自按摩,不过需要一定的技巧:Self Myofascial Release Exercises
  6. 重在坚持:筋膜网络的提高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下图是运动之后,筋膜胶原纤维的分解和合成示意图,整体网络到30小时的时候才开始恢复,目测大概48小时之后才能恢复到初始水平,然后超越初始水平继续缓慢上升,直到运动后72小时都还有提升效果。这里建议你一定要坚持训练,哪怕每周安排1到2次、每次几分钟针对筋膜的训练,只要方法得当,都会有效果。要感受到效果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6个月到48个月不等(比肌肉力量训练要长久的多)。
筋膜的解剖、生理功能和训练方法的概述

最后是一些关于运动的Tips:
  • 饮食和休息非常非常重要,对于体能训练中的超量恢复,训练只是一部分,恢复则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及充分的休息。
  • 全身性的动作好过孤立动作,身体是一个整体,无论从筋膜网络角度还是关节链的角度。
  • 爆发力训练是采用中等重量、小重量快速完成动作的全身性训练动作,非常有利于筋膜网络。
  • 久坐伤身(筋膜弹性变差,运动能力变差容易受伤)
  • 运动前要热身(增加筋膜弹性和肌肉间润滑)
  • 训练这事急不得,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妄想一口吃个胖子突击锻炼,那样只会导致伤病。
  • 训练像饮食搭配一样,要多样化,不同强度、负荷、频率、速度的都要有,力量、速度、耐力最好都练点,即使是专业运动员也会花大量时间在一般性体能训练(有别于针对具体项目的专项体能训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