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应激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警戒阶段:
         即应激刺激作用于人体前,人体处于一种戒备与防御状态;
 第二阶段是形成阶段:
         即在承受刺激后,机体由防御转为抵抗,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进行总动员,去抵抗刺激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此时,人体就处于“应激状态” 。具体表现为机体内出现一系列神经和体液的变化,如交感神经的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的增加、胰岛素的升高等等。如果机体能够承受这种刺激,并经常处于这种不超过机体承受能力的应激状态中,人体就会逐渐形成对这种应激刺激的适应,应激水平就会相应提高,表现为人体适应能力加强,体内能量储备增加,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增加,进而适应比赛的能力提高。
 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
         当应激刺激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机体各机能工作系统就会由积极动员状态转入消极衰竭状态,这时,机体工作能力反而下降,并出现各种异常不良反应。
 综上所述,应激既能引起良性的刺激反应和状态,也能造成非良性的应激反应和状态,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来设计超量负荷。
2.影响力量练习效果的因素
 力量训练是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全面了解影响身体训练的因素结构,有助于科学的进行力量训练。
 2.1.决定身体训练效果的因素结构
 决定运动员身体训练效果的因素有外界客观条件因素(训练的环境、条件、物质保证和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等),内部主观因素(运动员训练的自觉性、动机与主动能力)和教练员指导水平因素(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与安排)。其中,教练员指导水平因素起主导作用,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 2.2.决定力量练习效果的因素
 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力量练习的效果。为此,在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时,必须考虑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方法学参数,它包括:练习内容,练习负荷,重复次数与练习节奏,练习组数,动作幅度与动作速度,间歇时间,间歇方式,训练总量,力量训练的计划性与连续性等。
 2.2.1.训练内容
  合理的练习组合搭配是制定训练计划的关键。有的教练员一味强调练习形式的数量,不但训练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出现训练疲劳。
在选择确定力量练习时,一般应注意:
 A.年龄与运动水平
  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以后的训练奠定牢固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采取多种练习方式(一般9—12种),用来发展主要运动肌群。
 B.专项运动的需要
  力量训练采用的各种练习,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各种力量练习,都应符合专项运动的需要,以便使所有的重要肌群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C.训练阶段
 准备期以一般力量练习为主,主要为后继的训练打下基础,采用9—12种练习组合。
 随着训练的进程,练习内容逐步减少, 直至比赛期。
 比赛期主要安排那些非常专项化的练习。
2.2.2.训练负荷
 一般来讲, 运动员能达到其最大能力的90—100%的负荷为最大负荷;最大能力的60—90%的负荷为大负荷(所谓一个人最大能力的65%,是指他能举起大约15次左右的重量,所谓85%就是相当于举起5次左右的重量)。最大能力的30—60%的负荷为中等负荷;低于最大能力30%以下的负荷为小负荷。20—60%的负荷可以发展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肌肉耐力;60—80%的负荷可以发展爆发力。
 研究证明,大负荷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快肌纤维的力量和速度,而不是采用低负荷的快速动作练习。 低负荷训练可以产生快速收缩,按道理说也应该能够发展爆发力,但由于在这种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输入的刺激往往不足以诱发强而快的神经发放频率,这可能就是用低负荷训练发展爆发力有限的原因。教练员可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大负荷与小负荷之间的最佳负荷关系的力量训练计划,这种训练负荷可以比平时稍低一些,但整个赛季内采用低负荷练习,必然会导致爆发力与专项力量水平在赛季后期大幅度下降。超最大负荷一般由具有良好训练基础的运动员在发展最大力量时采用,其他大多数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应控制在最大负荷之内。超最大负荷一般采用离心(退让性工作)或被动训练,完成100—175%的负荷。在进行超最大负荷训练时应加强保护,以免受伤。
2.2.3.重复次数与练习节奏
 力量练习的重复次数与练习节奏取决于负荷量的大小。负荷量越高,重复次数越低,重复节奏也越慢。例如,用最大能力的90—175%进行退让性力量练习时,重复次数很低(1—3次),完成速度很慢。用40—80%的强度进行爆发力训练时,重复次数适中(6—12次),练习速度较快。肌肉耐力训练时,重复次数很高,有时甚至达到最高重复次数(250次或更高),练习速度适中或较低。篮球运动员的耐力练习可每组重复30次左右。
2.2.4.练习组数:
 每组力量练习包括一定的重复次数,并在练习结束后有间歇休息。
 练习负荷和重复次数与练习组数间呈负相关关系,负荷量和重复次数增多,则练习组数降低。
2.2.5.动作幅度与动作速度:
 力量练习的动作幅度也是影响练习效果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力量练习中,要把肌肉充分伸展,然后再充分缩短收缩。练习者在放下举重负荷之前,将这种肌肉充分收缩的姿势坚持一秒钟,则会大大提高练习效果。显然,较大的动作幅度对提高肌肉力量和运动爆发力有良好的作用。关于力量练习的动作速度,一般来讲,发展最大力量,动作速度不宜快,发展快速力量和爆发力应注意提高动作速度。
2.2.6.间歇时间与间歇方式:
 力量训练中,随着运动员对训练刺激的逐步适应,间歇休息应相应缩短;而随着负荷量的增加,间歇休息应有所加长。发展最大力量练习,其休息间歇应在2—5分钟之间为宜,但竭尽全力的练习则最好安排更长的休息时间(5—10分钟)。发展肌肉耐力的练习间歇可以短一些,通常为1—2分钟。循环练习的间歇时间应根据运动员对训练刺激的生理反应(通过心律表示)来安排。当心率下降到120次/分钟时,便可开始下一个练习。为了在两组练习之间尽快达到恢复,可让运动员在休息间歇进行一些积极性的活动。抖动放松和轻松按摩都有助于加速恢复。因此,大负荷力量练习中的间歇休息,一定要安排放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