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底痛

足跟底痛是常见病症。一些人有足跟底痛时,会怀疑自己足底有骨刺。事实上,正常没有足跟底痛的人里,有50%在足跟底有骨刺;有足跟底痛的人,则有60 - 70%有骨刺。骨刺并不会引起足跟底痛,而且足跟底痛痊愈时,骨刺仍然存在。
足跟底痛的成因很多。脂肪垫萎缩、足底筋膜发炎、跟骨骺炎(Sever’s disease)、足跟疲劳骨折、跗管综合症、坐骨神经痛、痛风和一些风湿关节炎的病症都可引起足跟底痛。治疗痛症便需要明白它的成因。
由于脂肪垫萎缩和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足跟底痛较常见,以下我们集中叙述这两种病症。
脂肪垫萎缩
脂肪位于足跟底厚皮内。脂肪的厚度介乎2 - 3厘米,脂肪内有一些韧带分隔支持,使脂肪不至在压力下被压扁。脂肪垫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震荡,减低压力经由足底传送至脊骨及头顶的机会。
研究发现在4 0岁后,这层脂肪垫的弹性便慢慢减低,减低的程度与体重和足底是否有骨刺相关。过重和骨刺都会减低脂肪垫的弹性,容易引起脂肪垫综合症从而引起足底痛。
足跟底痛
症状
脂肪垫综合症引起的足底痛症与足底筋膜发炎引起的痛症有一些区别。前者的疼痛部位处于足跟底中间;后者的痛楚则处于足跟底的前缘 (图1)。患者感觉足跟底呈深层钝痛,按下足跟底时患者感觉疼痛。这痛症通常都是由于足跟着地时太用力所致。从高处跳下,足跟着地亦会引起这种痛症。突然 步行过多亦可以引起这痛症。
治疗 
 足跟底痛
在急性痛时,可采用运动员用胶布( athletes tape ),参照以下的方法固定足跟的脂肪 (图2)。通常这种方法可减低疼痛,问题是一部份人并不能耐受胶布而很快出现皮肤敏感的症状。 
 
足跟底痛
治疗主要以足跟杯和鞋垫为主。足跟杯是一种杯形状的鞋垫 (图3),包着足跟;功能在于挤压脂肪垫,令脂肪垫不致于松散。要注意的是在穿鞋时,足跟杯和治疗鞋后跟一定要紧紧地挤着足跟,否则效果便不理想。若足跟杯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便可能需要一对UCBL配方的矫形鞋垫,鞋垫的包跟部位较高,能挤压脂肪垫。
足跟底筋膜炎
足跟底筋膜炎事实上并不是一种炎症,而是一种反复受创而引起的筋膜退化。 疼痛多处于足跟底的前缘(图1)但亦可位于筋膜较远程的位置。
足跟底筋膜炎多影响4 0 – 6 0岁的人,特别是妇女。在十个人中,约有一个会有不同程度的足跟底痛。患有足跟底痛的人大部份都有宽扁脚、高足弓或膝内翻。当她们增加步行或跑步的哩数或 穿着一些较矮跟的鞋时,潜在的毛病便会出现引起症状。当足部过份宽扁时,由足跟底伸延至前掌的筋膜便会受到过份的牵拉。当活动过份时, 筋膜便会拉伤,引起足跟底痛。这情况在超重的人较为常见。
症状
患者发现在早上醒来久坐起来时,足跟底出现疼痛,疼痛的程度令一些患者不敢将足跟着地。她们大多跛行,在行了一段距离后,疼痛始减轻,但步行或跑步过久时 痛楚会再次出现,疼痛在上楼梯时亦会加剧。足跟底脂肪垫萎缩,足跟疲劳骨折引起的疼痛都不会在早上下床时出现。若疼痛在静止时出现,便要考虑到疲劳骨折和 神经痛的可能。如果疼痛在晚上出现或伴有痳痹,则患者应该接受详细的检查以排除患神经痛、感染或肿瘤等病症的可能。
诊断足底筋膜炎通常都倚赖病史。X光的帮助并不大;足底骨刺与疼痛并不相关。
治疗
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方法很多:包括消炎止痛药、物个人处方矫形鞋垫、夜间梏具、伸展运动、类固醇注射及外科手术等。在各种治疗中,作者发现结合冲击波(ESWT),配方矫形鞋垫,合适的鞋和伸展运动等治疗效果优良。
在众多的物理治疗中,冲击波( ESWT )治疗足跟底筋膜炎的效果最为理想。冲击波为高能量的超音波,具有促进局部的血液流通和止痛的功能。通常2-3次治疗会明显减低疼痛。然而,上述的治疗只 是针对症状。为了巩固疗效加速痊愈的速度和避免毛病复发,治疗必需包括配方矫形鞋,目的在于改善足部的偏歪,减低足底筋膜承受的拉力。没有矫正功能的软垫 如硅胶鞋垫,由于并不能减低足底筋膜的牵拉,因此并不能有效地减低筋膜炎引起的疼痛。
要令配方矫形鞋垫发挥它的功能,患者应该穿着合适的鞋子。鞋子不应该太矮;理想高度为1.2-2.5厘米;鞋包跟部份应该较硬,减低足跟在步行时左摇右摆的机会。鞋跟底部份应该为平的;亦不应该较足跟宽阔。过宽和呈弧形的鞋底会增加足部宽扁的机会,从而增加足底筋膜承受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