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康复使运动员伤病迅速恢复

   由于长期高强度训练,运动员是最容易受伤却又“最伤不起”的群体。一旦受伤,轻则影响竞技状态,重则结束职业生涯——姚明选择退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左脚第3次应力性骨折;而刘翔的脚伤,让他的复出希望越来越渺茫。
     面对运动伤病,中国体育界是如何应对的?借着第17届国际“奥林匹克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科学大会在京召开的机会,记者采访了与会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能康复专家组副组长陈方灿,他给记者讲述了国内体坛名将们采用体能训练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办法跟伤病作斗争的幕后故事。
案例:缝了250针,刘秋宏神奇恢复
     陈方灿在本届科学大会上做的报告,就与体能康复训练有关,题目是《应运动队的需求,填补学科的空白——体能康复训练在我国备战过去3届奥会的实践》。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般受伤的人在手术后一般都要静养两三个月。但陈方灿认为,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有办法让运动员比一般人能更快恢复。
   参与中国军团最近3届夏奥会和1届冬奥会备战的陈方灿,举了短道速滑名将刘秋宏的例子。作为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刘秋宏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前26天不慎被冰刀割伤左腿,伤口深12厘米,手术缝了250针。陈方灿说,类似的伤势短期内治愈几乎无可能,“但要想赶上冬奥会,必须 死马当活马医 了。”于是,专家组制定了紧凑的计划,重点是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并行。刘秋宏术后第5天出院,右腿和上肢的力量训练照常,左腿则进行康复。医疗团队先在她的脚部放血,促进血液循环;后在伤口处放血以弥合伤口,同时用针灸等中医方法加速肌肉力量的恢复,期间还用到超声波和美容领域的M6机器。“我们融入中医的传统康复法,这样比单纯的西医康复训练要好,尤其对早期炎症的控制、关节活动度的保护有很好的作用。”据陈方灿回忆,通过水疗、下蹲、骑单车等复健练习,刘秋宏伤后半个多月就能下冰训练了,状态也恢复到受伤前的八成水平。“一般用半年治愈的重伤,采用体能康复训练能使时间大大缩短。”陈方灿说。
体能康复:就好比在车行驶中维修
   陈方灿将训练中的运动员比作赛道上的跑车,“如果出现故障,过去的做法是把车搁路边修理,这样肯定就被其他车超越”。同样,遭遇伤病的运动员若只是静卧休养,心肺功能、耐力、力量下降,伤愈后跟不上训练节奏和强度,甚至可能诱发二次受伤。陈方灿的体能康复理念主要是利用体能训练方法,帮助受伤的运动员恢复身体机能。“就比如是在车行驶中进行修理,而且让它修完后跑得更快。”陈方灿说。
    54岁的陈方灿曾是水球运动员,退役后赴美深造和工作,任纽约大学康复系教授。1997年,他把新鲜的“体能康复训练”带回国内,从起初的中国男子水球队康复顾问成为如今10多支国家队的“金牌”体能康复师,北京奥运会我国半数金牌选手都接受过他的帮助。在北京,陈方灿经营着“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同时指导“退役运动员运动体能康复训练职业培训班”。后者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合办,2011年正式启动,被誉为体能康复“黄埔一期”。
   “体能康复师必须具备运动员经历,切身体会过运动创伤,有兴趣和爱心为现役运动员服务。”陈方灿表示,首期的18名学员参与了11支国家队的伦敦奥运会备战;去年底,他们毕业后被各地方队“抢”走,备战全运会,其中包括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付天余等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