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大辩论:脚尖朝前?还是向外转?

 关于深蹲动作,存在一个大辩论:脚尖应该要朝前呢?还是向外转一个角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答案是两者皆是。让我来解释。

Txmc41S.jpg
这个论点很简单,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有脚尖相对朝前的徒手深蹲能力。我们使用脚尖朝前的深蹲动作来检测动作中弱的环节,以便于我们去强化改善它。若您没办法脚尖朝前的方式来进行徒手深蹲,很有可能您需要去改善一些事情(脚踝活动度、髋关节活动度、胸椎活动度、骨盆控制、核心控制等)。话虽这么说,但总会有人因为不正常的身体结构原因,而导致根本无法进到深蹲的姿势,有些人就是遗传的关系。不过,大多数的运动员应该都能够全蹲(大腿后侧贴小腿)。
 
徒手深蹲是其它运动动作的基础,例如:跳跃、落地,许多膝盖伤害的发生是因为落地时脚尖朝外以及夹膝(旋转),比方说:ACL撕裂。我的目标是让运动员在落地及跳跃时拥有良好的力学结构,因此减少运动受伤的发生。
 
在训练上,当您在进行杠铃深蹲时,为了获得最佳的表现,我建议您把脚尖外旋,这些轻微的变化让深蹲动作更接近动作专项性。这样不仅提供我们稍宽的基底,同时让我们骨盆控制及活动度发挥的更完美。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运动员在脚尖往外转时,深蹲可以蹲的更深的原因,髋关节外旋通常会达到更深的活动范围。
 
当髋关节外旋时,腿部内侧的髋内收肌群会被拉长,让髋关节的肌肉处于一个更好的发力位置。这意味着,当您脚尖外转来进行深蹲时,髋内收肌群征招的程度更大,而特别是髋内收大肌已被证实有助于髋关节的伸展动作。来自于髋内收肌群的帮助愈多,这意味身体能够更强壮、更有效率的来进行杠铃深蹲。
 
脚尖朝外,只改变髋内收肌群的活化程度,臀肌及股四头肌并无更大程度的活化。研究已经证实,脚尖外转超过30度较没有效率的。出于这个原因,您应该在进行杠铃深蹲时,脚尖外转的角度在10~30度之间,找出一个让身体处于最为舒服的位置。记住,您我深蹲姿势不会一模一样的。
 
以上是一种观点,但是否检测动作归检测动作,训练动作归训练动作,两者应该不一样呢?看看下面这篇深蹲时,脚掌朝前或外转?,主要的概念是:战斗姿势成为日常的姿势,也要让日常姿势在战斗时能发挥功效。,不管是在脚尖及步距上。
 
做深蹲时,脚掌应该要尽可能地朝前或是向外转10~30度呢? 如果你看过Becoming a Supple Leopard这本书,就会知道,脚掌朝前,也称中立脚掌位置,才能够产生最大转矩。不过多年来,教练却是指导运动员深蹲时脚掌往外转,这种方式,会在髋关节中制造一些活动空间,让运动员膝盖更加往外,可以较轻松的蹲到底。但教练和运动员并没有了解到,我们还可以透过外旋的方式在髋关节中制造出空间:「feet straight(parallel), screwing your feet into the ground, and shoving your knees out.」 虽然这需要更多的活动度,但转矩却能最大化,同时股骨头的活动不会被限制。
 
 
不过,多数人的关节活动范围,没有办法做到全深蹲。他们或许可以透过脚掌向外转来完成全深蹲,但这个偷呷步是要付出代价的。除了降低产生转矩的能力,这动作还会影响到其他活动,让身体无法正常运作。我们暂且把脚掌向外的姿势称为鸭子步,如果你以鸭子步的方式深蹲,就会以鸭子步的方式站立、走路、跳跃、落地、切换方向等。这个动作模式会深植大脑中,增加你受伤的风险。也许现在看来没什么问题,但这对身体而言是颗未爆弹,总有炸开的风险。一旦问题出现,就更难修正动作了。
 
两脚掌越平行,姿势会越稳定。你可以把脚稍微向外转,这样还是能产生一些转矩。在低负荷(低负重)进行动作时,你会认为不能产生转矩是小事。但负荷(负重)或代谢需求增加时,不能产生转矩将会危害生物力学结构。 另外,深蹲时要站多宽呢?如果是使用深蹲来改善健康及运动表现,你的姿势 要能让关节进行全活动,让你发现问题并转移训练效果到其它运动动作。 对于大部份的人,就站得比肩膀宽一些即可(通用型的步距)。记住让战斗姿势成为日常的姿势,也要让日常姿势在战斗时能发挥功效。 我们可以选择通用型的步距来进行多数的练习,有时加入其它步距,来增加身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