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常见力量训练动作不规范导致的伤害


运动伤害在力量训练中就像一个幽灵,经常突然给你一记重击。有些运动伤害,人们非常熟悉。但有一些,直到你被击中才恍然大悟,但已经晚了。上体训练动作因为涉及部位较多,而且上体肌肉相对脆弱,虽然非常容易受伤。


卧推:运动伤害的幽灵特别喜欢卧推,这是因为很多人为了提高卧推重量采取了很多危险的方法。第一是弓式发力,也就是挺起腰背。很多运动员肚子很大,再加上有意挺起,腹部的高度大大超过胸部,这样不仅能借助腰力,还能使杠铃下降幅度尽可能减小,但是这使脊柱变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弧线,随着腿部向下蹬,双臂向上推,脊柱很容易像岩石的断层一样断裂开来。由于整个身体从腿部向头部向下倾斜,而人又不习惯头部下斜,总是自然地向上挺起脖子,这就使颈椎承受的压力极大。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0名卧推爱好者的检查表明,高达62%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变形。 
解决方法:卧推时腰背总是紧贴凳面,不要使用过大的重量,因为推大重量时身体会自然成桥形。


      其次是竞技比赛综合症。网球运动员肘部容易受伤,拳击运动员肩部容易受伤,扳手腕爱好者手腕容易受伤。在卧推比赛中,这些症状经常同时出现。卧推背心大大改变了卧推技术,由于胸背部被大大增强了,你有可能推起原来不敢想象的重量,但你的肘、腕并没被保护起来。Gene Rychlack有一次卧推时没能支撑住下降的杠铃,导致右腕关节断裂,这种灾难性的结果虽然不是经常出现,但它的潜在的威胁却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卧推比赛中杠铃下降的位置普遍靠下,接近上腹,这就使肩部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而一旦肩部严重受伤,整个上体就成了一个锈住的螺栓。 
解决方法:远离卧推背心以及那些专门提高成绩的技巧,例如使杠铃下放位置靠下


硬拉:举重运动员很少在硬拉时受伤,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在硬拉时所受的伤害几乎称得上惨不忍睹,包括脊柱脱节、斜方肌、肱二头肌撕裂等。牵拉式动作比推式或蹲式更容易受伤,因为它将肌腱拉长,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受伤。硬拉受伤的症结在于没有挺直背部。只要你挺直背部,发力部位会自然集中于腿部。如果你像举重运动员那样屈腿硬拉,主要发力部位是股四头肌;如果你挺直腿部,主要发力部位就是股二头肌。但是一旦你弓起背部,脊柱就又呈现出一个危险的弧线,这时主要发力部位就转移到腰背部,你的每一节脊椎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举重行话把弓背硬拉叫做自杀式练法,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挺直背部硬拉的时候受伤的情况并不多,但如果弓背硬拉,受伤只是迟早的问题。 
解决方法:不论直腿还是屈腿硬拉,总是挺直背部,感觉主要发力部位是股四头肌(屈腿)或股二头肌(直腿)。


推举:在推举大重量时,最容易受伤的往往不是肩部,而是腰部。因为随着重量的增大,脊柱在没有辅助支撑的情况下会自然弯曲,通常是向后弯,有些极端的情况下简直有些像站立的卧推了。前面我们已经多次说过,在脊柱成为弧线的情况下,受伤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推举的情况比卧推更困难,因为没有凳面的辅助支撑,大重量时脊柱弯曲几乎是必然的。 
解决方法:将重量控制在腰背能够自然挺直的限度以内,可以使用举重腰带或深蹲背心保护腰背。


在推举的各种姿势中,颈后推被称为肩部杀手。胸前推举主要威胁腰部,而颈后推很容易撕裂肩带。举重运动员的颈后挺动作和颈后推相似,受伤概率却小得多,这是因为颈后挺是腿部主动发力,肩部只是辅助发力,实际负荷较小。而颈后推依靠肩部主动发力,肩关节拉伸的幅度比胸前推举更大,脆弱的肩关节很难承受。越是动作幅度大的关节越不稳定,也越容易受伤。肩关节是人体全部关节中动作幅度最大的,也是最脆弱的。 
解决方法:用颈后挺代替颈后推,用腿部主动发力,减小肩部负荷。


下拉:胸前下拉的主要威胁针对腰背部。很多人为了追求动作幅度,在下拉时向后弯曲身体,以便能够将手柄拉到更低的位置。特别是重量大的时候,这种脊柱弯曲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而正像前面说过的,哪里有脊柱弯曲,运动伤害就会在哪里出现。 
解决方法:减小胸前下拉的动作幅度,保证脊柱不会向后弯曲。


颈后下拉对腰背的威胁较小,对肩、肘的威胁却增大了很多。很多人为了拉起大重量,会稍微向前弯曲身体,因为动作幅度不大,腰背部一般不会受到太大伤害,但这却使肩部、肘部比整个躯干偏后了很多,处在一个极不自然的位置,这和颈后推相似。这个动作本来是设计来让身体保持竖直的,但在大重量的情况下,上体和手臂几乎总是呈现Y型。 
解决方法:减小训练重量,保证上体和手臂都始终处于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