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深蹲的秘密 – 比肩宽更宽的步距

 

 

试试以下的深蹲方式,感觉肌肉的使用有何不同与困难?

1、双脚的距离:与肩同宽/比肩宽更窄(窄步距)/比肩宽更宽(宽步距)。
2、脚掌往前及往外转。

在进行深蹲的人,采用与肩同宽、比肩宽窄的人居多,这二种方式在进行深蹲时,大腿前侧会非常有感觉,而有些人会使用各种窄步距的方式着重在大腿前侧来进行训练。但深蹲是一个动作,不是针对特定肌肉的训练动作。在进行动作时,全身的肌肉应该都被活化起来,尤其是后侧练及核心肌群。

采用宽步距,一样可以达到像窄步距对于大腿前侧刺激的程度,而且也提供其它的优点。宽步距深蹲训练到更多的肌肉群,有什么优点呢?

1. 活化臀部

臀部是身体产生爆发力及力量的主要惊人来源,因此,若你想要以深蹲来锻炼特定的肌肉,最好的选择是臀部而非大腿前侧。在进行深蹲时,步距选择以肩宽的140%~150%,予许产生更大髋关节的移动,不仅活化臀部,也让你可以蹲的更低。一项意大利的研究进一步的指出,在进行背后深蹲时,宽步距对于臀大肌会产生更多的刺激。

2. 活化大腿前侧

大部份的人选择窄步距是基于个人的喜好与感”,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训练时,人们享受挑战及肌肉燃烧的感觉,并且被教导着疼痛带来成功。而采用宽步距的方式,大腿前侧的刺激感可能不像窄步距这么有感觉,但它确实有被刺激到。

意大利的研究指出,宽步距对于大腿前侧、内收大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刺激跟窄步距是一样的,差别在于臀部。

窄步距不是一个不好的动作,但它需要注意膝盖前侧的运动轨迹。但有更大的压力落在膝盖上时,长时间下来,这隐性压力落在膝盖上可能导致髌骨肌腱劳损或髌骨肌腱发炎。相较之下,宽步距可以蹲的更低,需要注意的是维持的是胫骨垂直的位置,落在膝盖上的压力少了许多。

3. 脚踝活动度

脚踝的活动范围会限制窄步距的动作,活动范围小,你就无法蹲的很低。而宽步距让脚踝活动范围的问题得到缓解,提供一个简单"途径",让你可以蹲的更低。当然你可以而且应该先解决小腿僵紧及小肢活动度的问题,但没有理由因为活动度的影响,而限制你下蹲的幅度吧!采宽步距吧!

4. 产生爆发力

不管任何运动,爆发力影响着运动员的表现。宽步距深蹲刺激更多的肌肉纤维、更多不同的肌肉群,肌肥大增益的好处十分明显。而研究指出,深蹲时,步距是肩宽的150%,产生出的爆发力,明显高出步距为肩宽的。50%、100%或200%。这也提出另一个重要的观点,超宽步距(200%)不是发展爆发力的最佳步距。

 

强化髋关节

髋关节的肌力及功能近几年得到非常多的关注,愈来愈多的训练师强调动作而不是肌肉。对于以大腿前侧为施力主导而臀部无力的久坐族群来说,宽步距深蹲一个很好的训练方式,予许一个更全面的动作,对于髋关节的训练也优于传统的深蹲方式。

髋关节是个多方向的关节,可在三个平面上运动及发力,而宽步距的深蹲是训练髋关节最好的选择,比起窄步距,它需要更大的髋屈角度及更小的跖屈角度,而且明显产生出更大的髋伸动作。

宽步距也被证实在更多大腿骨内旋及外旅的情况下,产生更大的外展及内收的力量。动作分布在三个平面上进行,有助于建立一个稳定的髋关节,得以处理更巨大的压力,不仅有益于在健身房的运动,也有足于日常生活中。

保护你的脊椎

有些人认为,宽步距比起窄步距,对于腰椎的负荷更大,增加下背受伤的风险,但近几年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

在进行窄步距深蹲时,大腿要蹲到与地面呈现水平的距离比宽步距来的大,当窄步距要蹲的更低时,在躯干促成髋屈的动作下,需要拱起(Tuck)你的腰椎,这会在有负重的情况下,带给L5/S1区域许多的压力,可以带来凸出的椎间盘和其他脊椎并发症。

这并不是说传统的深蹲会导致下背受伤,只是若动作的模式没有保持一致,负荷在脊椎上的巨大力量会随着进行的时间做移转。而宽步距的动作,可以促使一个更为中立的背部位置,而不拱起腰椎。

"宽步距的深蹲会征召更多的肌肉来进行工作,这应该也是复合式动作的目标,尽可能在一个动作下使用愈多的肌肉群。基于这一点,宽步距的深蹲优于窄步距的深蹲。"

你觉得文章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或许亲自试试看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