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到底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这篇文章讲的是站姿的“推力”(比方说,在美式足球上,阻档对手前进的推力;或是综合格斗中,推档阻力的拉扯),不是指爆发力型的挥拳之类的动作,所以请大家不要误解啰。
来看看该教练最喜欢的三个“功能性”推的动作:单手伏地挺身、站立单手滑轮推及斜角的杠铃推。此外,也来看看他怎么以“辅助性的训练”来解释“功能性训练”。
针对运动员,三个功能性的“推”训练
在Performance U训练中心,我们将动作归纳为“一般的”或“功能的,在文章之后会解释。现在,介绍三个我们最喜欢的三个“功能性”推的动作,而这一切符合前述的需求,即每一个动作是一个核心限制.全身性的训练刺激。
单手伏地挺身
单手伏地挺身是我们最喜欢的全身性推的动作。事实上,这是为什么我们废除卧推,他成为我们上半身推动作的新国王,并且我们用这个动作来衡量运动员推的力量.一般来说,若你可以单手进行伏地挺身,做4~6次全活动范围的话,你真得相当的强。对于较小的男孩来说,你可以做至少7~19次的话,我可以发给你男人卡了!
虽然单手伏地挺身不是以站姿在进行,但它涉及大量的核心、髋关节及下肢。当你进行单手的伏地挺身,你正在提升单边的肌力,建构一个更好的左/右边肌肉平衡并带来更多的核心激活;同时你也正在训练“围裙效应(Serape Effect):力量的产生关系是肩膀、通过躯干至对侧的髋关节,而负责像是跑步、投掷、挥击的动作。”
注:关于单手伏地挺身,有网友在争辩着,脚宽应该略宽于双手伏地挺身一点,而不是离很远。脚距愈宽愈稳定、愈好做,抗旋的需求愈低;脚距愈窄、愈困难、抗旋的需求愈高。身体与地面角度愈呈垂直愈简单,角度愈呈平行就愈难,所以你可以自行采取“渐进的方式”,比方说:
Stage 1:对着墙面做
Stage 2:在杠铃上做(杠铃放在蹲举架上的高度可以调,放的愈低,强度愈高) 
Stage 3:在地面上做(脚距 2倍肩宽→1.5倍肩宽)
Stage 4:在地面上做(穿加重背心或脚抬高)
站立单手滑轮推
若你不能做单手的伏地挺身,或是正在学习阶段,站姿单手滑轮推是一个不错的动作选项。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看到民众在操作这个动作时,重量选择的太轻,使得无法产生一个有效的力量挑战。这是一个错误。
 
斜角的杠铃推
这的作对于单手伏地挺身及站姿单手滑轮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给,因为它推的角度不同。因此,它有助于发展在不同角度的功能性推的肌力。在运动中,你不会总是直直的往前推,而是会轻微的往上,像是在MMA中,你试图控制对手的肩膀。而这是个很好的训练动作。
功能性的训练 VS 一般性的训练
正如之前所述,我们将动作分为“功能的”及“一般的”。我们在所有运动训练中,一般的训练及功能性的训练皆会使用,以确保我们的训练方式是全面并且效果最大。
我承认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分类,因为二种类型的训练皆能改善功能性的表现。但至今,这是我们最好的训练系统,而且没令我们失望。所以,不要太陷入于制式的条款及观念中。
◎ 一般性的训练
我们使用"一般性的训练"来增加肌肉质量、运动单位的征招、骨质密度及结缔组织的健康,以间接改善功能性 表现。而动作如卧推、斜板卧推、哑铃卧推及许多伏立挺身的变化式。
◎ 功能性的训练
我们使用"功能性的训练"来复制站姿推动作的发力模式,以提升参与动作模式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
在肌力&体能中的功能性训练及最大伪善
凡是听到“功能性训练”,传统的肌力训练爱好者会这样答复你“不用担心训练要看起来像是运动的动作 – 只要变强,你就会更有功能性。”改善肌力会让你更有功能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使用许多"一般性的训练"。而且我们也同意,卧推在改善上半身肌力的效果很好,这就是我们使用它的原因。
但是,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若他们想要改善我的卧推,一些教练会要我做什么!他们会要我更常进行卧推,然后做很多卧推的变化式并在各种速度、负载及次数范围下进行。像是窄握卧推 、宽握卧推 、粗杠卧推 、2板或3版卧推 、Pin Presses及使用炼条/弹力带等。
这些训练普遍都称为“辅助式训练 ” ,因为藉由训练举重动作中的各个元素,协助你提升卧推的能力。他们也复制你卧推的专项发力模式。有趣的是,所有这些辅助式训练的发生看起来就是卧推。同样的辅助式训练也适用于增加深蹲或硬举的能力。
因此,为了提高卧推能力,我应该进行很多类似于卧推的动作。而使用辅助式训练来改善表现只能应用于深蹲、硬举及卧推吗?而我们只是将这辅助式训练的逻辑应用在运动员的训练中,而我们称为“功能性训练”。在本文中,你可以将上述介绍的动作当作为“站姿推动作”的辅助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