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在解剖学上,大部分研究将核心区定义在腰椎—骨盆—髋关节部位,认为核心部位的顶部为隔肌,底部为骨盆底肌和髋关节肌。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核心部位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心区域。王卫星认为,核心区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腹肌,背肌、体侧屈肌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以及这些部位深层的小肌肉群。Ian Hasegawa 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矫玮认为核心区是膈肌以下盆骶以上的区域,又分为核心区上部,核心区中部,核心区下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核心区域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具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核心区上部,核心区中部,核心区下部。核心区训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核心区是完成绝大多数技术动作时力量产生和传递的核心区域,是人体动力链的中间环节,只有核心区的稳定性提高了,肢体的活动才能有支撑,才会更协调。
核心是不是就是指核心区呢,回答是否定的。核心指的是一条运动链上的最重要的部位,是运动链的发力点,也可以理解为核心区域里也有核心。通过对核心训练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国际上研究的最新进展我们注意到,核心和核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核心区更侧重于解剖学概念,指人体的中间部位,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而核心更侧重于一个训练学概念,指的是一条运动链上的起主要作用的部位或环节,既包括整个人体大运动链中的中轴大核心区,即腰椎、盆髋区,也包括四肢运动链中的小核心区。因此,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要比核心区稳定性大,还包括上下肢运动链,核心区里仍有核心。
现在我国针对Core 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体中轴部位的核心区展开的,核心力量训练实际上指的是人体核心区域的训练,因此,core strength training 的中文名字应当叫做“核心区力量训练”。除了核心区力量以外,当前国际上还有一个研究热点就是核心区稳定性(core satiability),那么核心区力量和核心区稳定性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核心区稳定性和核心区力量
稳定性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力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稳定性并非完全是力量的表现。它是通过提高力量、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有效性来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稳定性又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静态稳定性是对姿势和平衡的保持,动态稳定性是维持动作的产生和控制,包括灵活性、柔韧性、力量、协调能力、局部肌肉耐力和心血管机能。而我们的研究只限于稳定性中的力量因素。
有研究认为,核心稳定性主要由3 部分构成:(1)控制子系统———神经系统。主要由控制支配身体活动的神经系统构成,通过感受肌肉张力的变化,完成技术动作的需要,主动控制和调节核心区的活动,或被动的通过反射,如牵张反射,调节核心区的活动,控制机体稳定性。(2)主动子系统———肌肉系统。主要由核心区相关的肌肉构成。主动子系统又可以分为稳定肌群和动力肌群两部分。稳定肌群主要分布在深层、单关节、肌群小、肌纤维短,如脊椎之间、腰骶之间、骶髂之间的小肌群,主要功能是维持锥体之间、骶髂之间的稳定性。动力肌群主要分布表浅,肌肉多是跨关节肌群,肌肉体积大,肌纤维长,如竖脊肌、髂腰肌等,主要功能是使肌肉曲伸、侧弯、旋转等大范围活动,并可产生很大的力量。(3)被动子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主要由骨骼和关节间的韧带系统构成,被动的限制核心区所有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保持肌体正常功能位置、维持核心区的稳定性极为重要。Kibler 的研究[9]指出,“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状态,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的一种能力。”黎涌明[10]等的研究中涉及到了呼吸与运动的配合因素,但将其列为核心力量的研究范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核心区稳定性是多维系统共同作用下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它为人体运动创造支点,使力的产生和传递更具功效性,它由4 部分构成:(1)控制子系统———神经系统;(2)主动子系统———肌肉系统;(3)被动子系统———骨骼、韧带系统;(4)调节子系统———呼吸系统。除了原来研究中提到的三个系统以外,我们又加上了调节子系统———呼吸系统,运动时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对核心区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如有研究认为,腹内压的增加可以提高腰椎和躯干的稳定性,吸气时核心区主要肌肉的收缩,如腹横肌,可以通过增加胸腰筋膜的张力和腹内压的升高达到加固腰椎的目的。同时,人体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与呼吸息息相关。[!--empirenews.page--]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核心区力量美国等国家的学者将构成核心稳定性的力量能力称为“核心力量”,而德国等欧洲国家一般还是将这种能力称为“躯干支撑力量。在我国,现阶段将其称为“核心力量”或将其作为“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的一个组成部分。黎涌明等的研究认为,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即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竞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力源”。因此,核心稳定性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结果,而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
我们的研究认为,谈到核心区力量就不能离开核心区的肌肉,因为肌肉是产生力量的原动力,而核心区的主体部分腰椎—骨盆—髋关节以及软组织、韧带系统是不主动产生力的。Akuthota 等人将腰椎稳定分为两种类型: 被动稳固(passivestiffness)和主动稳固(active stiffness);前者是通过骨和韧带结构实现,后者是通过肌肉的收缩实现。因此,我们说,核心区力量是指身体制造位移或旋转的能力,它与核心区稳定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核心区稳定性是对人体在控制子系统———神经系统,主动子系统———肌肉系统,被动子系统———骨骼、韧带系统和调节子系统———呼吸系统的协同作用下核心区部位保持中立位的一种状态描述,更侧重于一个解剖生理学概念,核心区稳定性为四肢肌肉的发力提供支点,为力量在运动链上的传递创造条件。核心区力量是指核心区肌肉在稳定人体核心区部位及重心的同时使人体产生最有效的位移及旋转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又包含核心稳定性力量和核心动力性力量,是一个二元概念。核心区稳定性力量是指核心区固定肌或某些既是固定肌又是原动肌的肌肉收缩时产生的使身体对抗位移或旋转的力量能力。核心区动力性力量是指骨骼肌收缩使身体产生位移或旋转的力量。简言之,核心区动力性力量是指身体产生位移或旋转的能力,核心区稳定性力量是指身体对抗位移或旋转的能力,核心区稳定性力量是核心区控制系统、核心区被动系统和主动系统中的稳定性肌群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相配合的功能表现,特别是稳定核心区的单关节、肌群小、肌纤维短,如脊椎之间、腰骶之间、骶髂之间的小肌群的力量,它们的功能是让核心区更加稳定,而不是使人体产生旋转。
清楚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核心区训练的实质,在日常应用中,人们常常把核心区稳定性和核心力量相混淆,我们认为,核心区力量并不是指核心区肌肉产生一种大力量,而是指通过训练使核心区更加稳定,在合适的时机发出合适的力量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