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减肥5误区


1.多运动便可减肥 什么样的运动量才算“多”?“多”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这其中包含许多科学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论,急于求成的减肥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一个合乎自身情况的、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每周锻炼5~6次,每次45~60分钟,配上合理的膳食,每月则可减掉1~2千克体重,坚持下去,就会达到减肥目的。
 
2.饭前运动有损健康 空腹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或心脏病人不可取。经临床证实,空腹锻炼时,人体内血糖会降低,会引起头痛、四肢乏力乃至出现昏厥现象。同时还会产生饥饿感,出现腹痛,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等,因此空腹锻炼不可取。饭前运动可以提高体内代谢率。运动停止后,代谢率仍处于高水平,会继续消耗体内的热量。另外,饭前运动还能降低糖元的储量,使碳水化合物不易转化为脂肪,所以运动时间应安排在饭前。
 
3.每天30分钟慢跑就能减肥 研究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元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
 
的85%。可见,少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因此,对于减肥者来说,在保证锻炼时间内适当地变化动作,还可以防止肌体局部疲劳,增加热量消耗,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4.减肥可选择全身或局部 能量消耗是整体的而非局部而言,运动减肥决不能和塑形相提并论。那么,局部运动能否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的,并不是练哪个部位就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例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小,可脸颊却消瘦了,原因就在于此。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会导致全身脂肪的减少,而不会只减一个部位。

5.运动强度越大,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好 要获得较好的减肥效果,运动时,心率要提高到最高和最低的安全心率范围内。如心率达不到最低心率,说明运动量太小,运动强度不够,需要加大和提高;如果超过最高心率,说明运动强度太大,需要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