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两边屁股不一样大?
跑完步有一只脚会特别酸?
一边比较有力,一边比较没力?

前因后果:

一、先天基因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左右两侧本来就会有些微的差异,而非完全对称。

二、日常习惯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以及运动过程中,人们会习惯特别运用某一边,长期下来使得左右侧的肌力不平衡。

三、任何运动爱好者都可以利用「交替分腿抓举SAFS 」(Split Alternating Foot Snatch) 来加强弱侧边的爆发力以及动作控制。

训练三撇步:

一、此动作用于提升爆发力,因此建议安排于课表前期执行,避免疲劳累积后,对于技术操作及动作速度的负面影响。(1)

二、此动作的反覆次数建议为1 到3 次,过多的反覆次数同样会对动作速度产生负面影响(2)。3次指的是两侧分腿共三次,而非每一侧3次。

三、组间休息要充足,建议每组之间最少应休息两分钟(1) ,让训练所使用的磷酸(ATP-CP) 能量系统能够恢复。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增加了动作不标准的可能性,也降低了训练的效果。

动作分解

一、适合的杠铃握距:

由于每个人的上下半身比例、手脚长度皆不相同,因此抓举握距是因人而异的。在这边建议的握距测量方式是您先采站立姿势站直,并以与肩同宽的距离握杠(3) (如图一)。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抓好后,让您的两手等距向两侧滑动,直到杠铃被提高到与髋关节同高的高度即可,此时就是最适合您的抓举握距(如图二)。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二、适合的脚掌位置

解决了手的握距,接下来就是脚该怎么站?

首先,走向摆在地上的杠铃,站姿与肩同宽,拇指球的位置在杠的正下方(如图三)。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确认脚步位置后,髋屈向下至髋关节略高于膝关节处,此时腰背收紧,头部抬起眼睛平视,肩膀略微突出杠铃(如图四)。若肩膀在杠铃正上方或后方,请您慢慢伸膝至肩膀回到正确位置(3) 。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三、一拉(First Pull) 起杠

一拉时,同时髋伸膝伸来启动,双脚向下推离地面,此时应保持腰背收紧,髋关节、头部与肩膀同时上升(如图五)。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当杠铃上升到超过膝关节时,持续髋伸使杠铃紧贴着大腿上升至髋关节处(如图六)。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四、二拉(Second Pull) 发力

 

躯干移动至直立的位置,此时髋关节完全伸展,搭配耸肩提拉杠铃,使得杠铃向上飞起(如图七、八)。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五、分腿接杠

接杠时,双手肘关节锁紧将杠铃接至耳后正上方,双腿前后滑开成弓箭步姿势。此时,前脚膝盖不应超过脚尖,后脚应保持柔软不要伸直,后脚膝盖亦不可触地。(如图九、十)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六、站立与丢杠

保持手臂锁紧伸直,先将前脚后退收回,再将后脚往前至双脚站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即完成动作(如图十一)。

利用经典举重技巧,拯救弱侧爆发力!

动作完成后,将杠向前方丢下,身体顺势向后退开,完成丢杠动作。

接着回到准备动作以同样方式操作,在弓箭步接杠时,前后脚对调。

翻译/ 撰文 : Michael

美国国家运动医学协会认证私人教练(NASM-CPT)

SFMA 精选功能性动作筛检认证(LV1、LV2)

 原文出处: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7141896_The_Split_Alternating_Foot_Snatch

The Split Alternating Foot Snatch

DOI: 10.1519/SSC.0000000000000231

参考文献

(1)Baechle TR, Earle RW, and Wathen D. Resistance training. In: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Baechle TR and Earle RW, ed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8. 381–412.

(2)Janz J, Dietz C, and Malone M. Training explosiveness: Weightlifting and beyond. Strength Cond J 30: 14–22, 2008.

(3)Everett G. Olympic Weightlifting—A Complete Guide for Athletes and Coaches. Catalyst Athletic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