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最新进展

作者:王卫星  

核心力量训练最初只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应用于健身和医疗。近年来随着运动链理论和神经肌肉系统训练以及本能感受性训练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功效不仅仅只适用于康复领域,而且对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很重要。在竞技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将这种训练方法进行了尝试,在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练员所接纳,但是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我国大多数竞技体育工作者还只停留在初步的概念和零散的手段上,还不能真正领会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和要点,因此未能为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提高和专项技术水平的改善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经验,论述其概念,阐明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提出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归纳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思路,为当前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和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性意见。

1.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生理机制
   
核心通常指我们所说的身体中间区域,包括腰椎、骨盆、髋关节及其周围的肌群,哈塞甘瓦(Ian Hasegawa)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派拉特斯(J.H Pilates)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隔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由此可见,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该环节包括32块或对肌肉,这些肌肉可分为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另外腰-骨盆-髋关节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这也是由其所处的身体位置及肌群所储备的能量所决定的。从身体位置来看,核心是最接近身体重心的中间环节(腰-骨盆-髋关节)。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2.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肉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工作。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2.1 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撑作用。稳定性力量就是指通过训练加强核心区和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如腹横肌、膈肌、多裂肌、脊椎之间、腰骶之间、骶髂之间的小肌群的力量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的弹性力,使人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稳定性力量并不是指肌肉产生一种大力量,而是通过训练使人体动作姿势更加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再增加力量。它是人体运动时保持身体重心稳定的重要条件,运动中很多功能性活动都对躯干稳定性提出要求,以便把力量均匀地从上肢转移到下肢,反之亦然。
   
例如,游泳运动员要想减少在水中的阻力,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减少身体在水中占用的空间,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使之在水中的运动的形成水平直线性。但如果核心力量的薄弱可致使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下肢下沉或身体过度摆动,由此,加大了形状阻力,影响了运动成绩。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单足提踵站立是一种不稳定平衡状态,若要使运动员在转体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就要尽可能的使人体转动轴始终通过人体总重心,那么只有通过加强核心控制力的训练,竖脊肌稳固躯干,才能确保运动员肢体绕纵轴旋转能力的增加,从而保证了高质量技术动作的完成。
   
2.2 构建运动链,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
   
人体的大多数运动都是多关节和多肌肉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这个整体运动中如何将不同关节肌群的收缩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四肢末端发力创造理想条件,核心力量重任在身。尽管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并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完成人体的运动,但是它们稳定性的收缩可以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创建支点,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
   
核心区域就像是承上启下的枢纽与桥梁,该环节的稳定性好坏,不但影响到四肢动作用力的支点是否牢固,还负有控制全身动作的正确与否的重要职责。例如,网球中正、反手击球、发球等动作都是这种能量转移的例子。如果在这些活动中,躯干没有足够的稳定性,动能就会被减少,最终导致功能性技术能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增加受伤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