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与力量训练

一、力量及力量的分类

力量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力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根据力量和专项得关系)

一般力量是指身体各部位肌肉在完成基本动作时,对抗和克服负荷的能力。基本动作是指肌肉的一般收缩和伸展,而非特定的专项动作。如卧推和深蹲时表现出来的力量。

专项力量是指在时间空间特征上严格负荷专项竞技动作要求的肌肉收缩能力,也就是说,在动作结构、力量性质、肌肉收缩方式等方面都严格负荷专项动作特点的肌肉收缩能力。对于专项力量而言,不同项目运动员力量水平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般力量水平低,则会限制专项力量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力量与力量训练

2.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根据力量和体重的关系)

绝对力量是指在不考虑体重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在此意义上,绝对力量和最大力量的含义相同。绝对力量可以通过对抗外界负荷的力值表示。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相对力量=最大力量/体重。注意的是相对力量值的单位,是 F/M,因此严格来讲相对力量不是力量。相对力量是单位体重力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质量的好坏。在克服自身体重的位移性运动项目中和分级别的运动项目中,相对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跳跃和体操运动员的相对力量水平都比较高。

3.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根据力量在运动中的表现特征)

最大力量(Maximum Strength)是指人体肌肉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能力。最大力量水平通过外部阻力的数量表现出来,通过充分的随意动员个人的神经肌肉系统能力克服和对抗这些阻力。不应该把人的最大力量和绝对力量相混淆,后者反映着神经肌肉系统的潜在能力。研究表明,这种潜在能力甚至在最大限度的意志努力时也不能完全表现出来。而只能在专门性外部影响的情况下,才能够表现出来,如,对肌肉采取电刺激的方法。在举重、投掷、跳跃、短跑、摔跤和竞技体操等项目中,最大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成绩。最大力量对于不同项目的作用,取决于所对抗的阻力的大小。对抗阻力越大,最大力量的作用就越明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跳高、排球等项目,由于对体重的苛刻要求,所以最大力量提高时,不能使肌纤维的纬度过大。

最大力量发展的途径:加大肌肉横断面(hypertrophy); 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 改进 和完善运动技巧;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CP)的储备量,以加快工作中 ATP 的合成速度。

快速力量(Speed Strength)是指肌肉神经系统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最大冲动的能力。这一时间段取决于运动员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以及运动员运动时的加速度状态。一些运动项目中,在运动的开始阶段既需要以最大的肌肉运动速度克服阻力(铅球、标枪等快速力量项目)。而在其他项目中,则需要延迟最大加速度已达到运动器材或身体的最大速度。快速力量对如下项目的运动成绩有着决定性作用,如短跑、短距离游泳、短距离自行车、短距离滑冰、击剑、跳跃、摔跤、拳击等。

快速力量根据完成动作的时间或对抗外界负荷特点划分为起动力量和爆发力。爆发力往往通过最大力提高率(MRFD)来反映,可以用最大力提高率(MRFD)来代替,描述的是神经肌肉系统产生高速运动的能力。最大力提高率相当于高于 25%最大力量的负荷。如短跑、游泳、摔跤的抛甩动作,爆发力对完成开始阶段的动作有着决定作用。

克服低于25%最大阻力的快速突发性运动取决于初始力提高率(IRFD)既力量曲线开始的阶段 。Werschoshanskij and tatjan (1975)将初始力提高率称为启动力量。初始力提高率在体育运动中非常重要,可以最佳化的完成动作。如,拳击、击剑、空手道等项目。力提高率取决于运动单位的动员和激活频率及纤维的收缩特征。如果克服的阻力很小,主要是初始力提高率其作用(射门);如果阻力加大(铅球),则需要最大力提高率起作用;如果负荷非常高(举重),则最大力量起决定作用。力量与力量训练除负荷外,运动时间也可以作为分类标准。对于持续时间在250ms或更短的运动中,初始力提高率和最大力提高率起主要作用;对于持续时间超过 250ms 得运动,则主要是最大力量因素起作用。

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并非是两种互不相干的事物,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大力量是影响快速力量发挥的基础。在向心运动中,最大力量取决于阻力的大小。对于牵拉缩短周期快速力量的发挥来说,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之间的关联很低。取决于神经支配模式的结构和腱肌系统的训练状态,即他们的收缩能力和弹性能力。

快速力量的决定因素

1.最大力量的决定因素具有相同的要求;

2.运动单位的动员和激活频率及纤维的收缩特征是决定快速力量大小的突出因素;

3.由于快速力量具有非常专项化的特点,完成动作时正确技术的要求也很关键。

力量耐力 ( Endurance Strength )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收缩的能力。力量耐力水平通过抗疲劳的能力或长时间对抗外部阻力的情况下维持更多的动作重复次数或长时间用力时体现的。前者称为静力性力量耐力,后者称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又包括最大力量耐力(重复表现最大力量的能力)、快速力量耐力(重复快速表现大力量的能力)以及长时间力量耐力(多次重复表现一定力量的能力)。 力量耐力的决定因素

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兼有力量与耐力的双重特点,既要求肌肉具有较大的力量,又要求肌肉能够长时间地坚持工作。可见,力量耐力的决定因素也表现出双重的特点。

二、影响力量的生理学基础

肌肉的横截面;肌肉纤维的数量;神经支配能力的改善; 生物力学因素;肌肉工作时的供氧;性别 雄激素水平;肌肉的长度;年龄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力量形成的神经肌肉因素中还提到运动单位的募集,运动单位的活性频率;运动单位激活的同步性;肌肉运动形式;弹性能和反射的运用;神系统抑制;肌经纤维类型;关节稳定;多肌肉群用力时的用力链(弱链原理)等因素)。

因此,力量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要搞懂背后的指导理论,力量训练才会更加科学实用。盲目的加大训练负荷强度不仅难以提高成绩,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力量与力量训练

三、力量训练的基本手段

1.负重抗阻力练习

这种练习可作用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肌肉群。这种练习主要依靠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次数刺激机体发展力量。负重抗阻力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负荷的重量及练习的重复次数可随时调整,它是身体素质练习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2.对抗性练习

这种练习的双方力量相当,依靠对方不同肌肉群的互相对抗,以短暂的静力性等长收缩来发展力量。如双人顶、双人推、拉等。对抗性练习几乎不需要任何器械及设备,也容易引起练习者的兴趣。

3.克服弹性物体阻力的练习

这是依靠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阻力发展力量,如使用弹簧拉力器、拉橡皮带等。

4.利用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

如在沙地、深雪地、草地、水中的跑、跳等。做这种练习要求轻快用力,所用的力量往往在动作结束时较大。

5.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由人体四肢的远端支撑完成的练习,迫使机体的局部部位来承受体重,促使该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发展。例如引体向上、倒立推进、纵跳等。

6.利用特制的力量练习器的练习

这种特制的练习器,可以使练习者的身体处在各种不同的姿势(坐、卧、站)进行练习。它不但能直接发展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还可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另外,还有电刺激发展肌肉力量的练习器。

(图源网络)